嘿~各位喜歡格鬥動作、機甲刺激與美少女題材的玩家們,今天讓我以一個玩家的角度,好好跟你聊一款最近蠻讓人上癮的遊戲:星之翼(Starward)。如果你也喜歡「機甲×美少女×格鬥」這樣的組合,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款。從初次下載、角色養成、機甲操作、隊伍配置、資源管理,到 PVP 對戰與社群活動,這篇我會用最口語、最實用的方式,帶你一路從零開始,幫你少踩坑、多爽玩。記得,我是玩家,不是官方,所有心得都是親身或蒐集玩家意見後整理出來的,希望對咱們台港玩家也有用。
。
星之翼這款遊戲主打的是「機甲美少女」+「3D 即時競技格鬥」。遊戲裡你不只是指揮或觀戰,而是真正操作角色、機甲,在 1V1、2V2 的對戰中出招、衝刺、飛行、閃避。+2Epic Games Store+2
更重要的是,它並非純 PVE 打關卡,而強調競技感、操作感與對戰體驗。這在機甲遊戲中比較少見,因為很多機甲遊戲偏向養成+劇情。星之翼則把「格鬥動作」放在核心。
談到 GVG(格鬥-機戰-格鬥)玩法,這裡有幾個蠻值得注意的突破:
支援「射擊+白刃格鬥」切換:你可從飛行射擊跳到近身對決。+2Google Play+2
2V2 團隊配合:不是單打獨鬥那麼單純,隊友互補、戰術協作也很重要。
COST 系統(稍後我會詳細講)讓高配不一定贏,操作與搭配變得更公平。
這些元素讓星之翼在動作競技機甲類型中,看起來比一般「點擊養成」機娘遊戲更有活力、更能讓人上癮。
雖然官方為亞洲伺服器,但在台港地區已有越來越多人在討論、上手。雖然我找不到精確的玩家數字,但從 Steam 的「繁體中文」評論可看出,有不少玩家以華語環境在玩。
社群熱度體現在:
新角色/聯動活動一出就有玩家分享心得、影片。
每次版本更新、卡池變動、賽季開啟,都會有玩家討論「誰強」「誰弱」「抽哪個划不划」的話題。
所以如果你身處台港,加入社群後可說是「有人陪你玩/有人研究」而不孤單。這點對長期經營遊戲來說蠻重要。
你可以從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搜尋「星之翼/Starward」。在台港地區應該都能下載。根據資料:遊戲畫質與操作強度都不低,所以建議你手機至少為中階以上規格,否則可能出現卡頓、流暢度低的情況。
遊戲在 Steam 也有推出亞洲伺服器版本。 若你用電腦玩,可用模擬器或直接在 PC 版(如果支援)來提高操控與視覺體驗。不過要留意帳號伺服器問題、鍵鼠或手柄支援情況。
首次進入遊戲通常會被要求創建帳號/登入,可以選擇平台登入(Google、Apple、Steam)或遊戲自身帳號。建議你:
先確認伺服器:台港用戶建議選亞洲伺服器,以減少延遲。
優先綁定帳號/設置雲端備份,避免換手機或重裝遊戲時丟進度。
若可能,連結社群帳號(Facebook、Discord)以便後續活動通知或朋友支援。
進入遊戲後,會有新手教學帶你熟悉操作、角色選擇、機甲出場、戰鬥入門。建議你不要跳過教學,因為這款遊戲操作模式偏向動作格鬥(飛行、射擊、閃避、連擊)如果不熟悉,後面對戰會比較吃虧。
教學大致包括:出招按鍵認識、角色技能演示、對戰流程介紹、機甲飛行/換裝簡介。熟練後你會更快上手、體驗也更順。
遊戲中角色多為「機甲美少女」+「武裝機甲」組合,每個角色都有特色機甲、戰鬥風格與技能定位。雖然官方角色列表可能不完全公開,我這邊從玩家討論中整理出幾位比較熱門的。
秋雨:可能偏近戰型角色,操作較靈活、適合追擊與白刃戰。
伊瑟爾:感覺像中/遠程支援型,適合新手穩健操作。
蘭斯洛特:名稱聽起來就有王者/騎士味,或許偏攻擊強、輸出導向。
(註:以上為玩家口耳相傳整理,實際數據仍需官方確認)
這類「機娘+龍」題材常被玩家喜愛,外型帥、技能華麗。如果你偏好視覺效果強、技能特效多的角色,這類就值得留意。
小玲這種「武將」定位意指操作上偏近身、打連擊、衝刺追擊型。對於愛極限操作/喜歡肉搏感的玩家來說,是蠻有趣的路線。
雖然我無法列出完整天梯,但遊戲社群已經開始有 T0、T1 等分類。簡單來說:
T0 角色=當前版本非常頂尖、勝率高、出場率高。
T1 =強但相對容易被克制或操作門檻稍高。
如果你新手建議先在 T1 或次優角色中選擇,穩住再往 T0 邁進。
舉例來說:若「蘭斯洛特」被玩家評為 T0,可能是因為輸出強、技能冷卻短、適合多場景。反之,「小玲」若為 T1,可能操作難度高但潛力大。玩家在選角色時可考慮:自身操作水平、遊戲時間、想玩的風格(輸出/支援/機動)來選。
對於剛進入遊戲的你,我建議選擇操作門檻低、技能直觀、定位清楚的角色。例如支援/遠程型角色往往「距離感」較容易,而近戰型雖帥但容易被控或被追。先練一個你能輕鬆掌控、覺得「好玩」且常用的角色,再慢慢拓展到其他角色。
每個角色都有招式、必殺技、機甲特殊動作。比如:飛行中衝刺打絕招、近身連擊打出爆氣覺醒、盾反或閃避後反擊等。建議你在訓練模式或低階對戰先測試:
招式出招時間/硬直長短
技能冷卻時間
飛行或衝刺後可否連段
角色強弱點(如防禦低、機動慢)
測試後你會更懂得在實戰中如何「避開死角」「善用強點」。
不少玩家提到「命座/進階」這類系統,指角色進化、升階、解鎖更強的技能或被動。建議你從:角色等級→角色進階→解鎖命座(或稱潛能)這樣的路線來養成。優先把你最常用且覺得爽的角色推到進階/命座上,效果會明顯提升。
一局對戰大致流程:進入匹配 → 選角色/機甲 → 進入戰場 → 開始對戰(1V1 或 2V2)→ 使用技能、飛行、衝刺、閃避、白刃、射擊 → 爆氣/星能大招 → 決出勝負。簡單一句:畫面快、節奏爽。
手機/手柄上你會用虛擬搖桿控制角色移動+方向,右手多為攻擊/技能鍵。遊戲支援射擊+格鬥連擊,意味着你會一邊飛行射擊、一邊切入近身格鬥;操作上是「要快、要連、要切換」。這對操作感有要求,但也超有成就感。
飛行機甲就是這款的亮點之一:空中飛行、加速躲避、衝刺追擊。你可以利用飛行來拉開距離或追擊殘血敵人。記得:衝刺或飛行常伴隨能量消耗/冷卻。把握這類機制常常是勝負關鍵。
操作上不只是「攻擊」,防守也很重要。遊戲有盾反(用盾反擊敵人攻擊瞬間)、閃避/迴避(快速躲開敵人技能/連擊)機制。當你熟練後,你會更懂得「等敵人出招」→「盾反」或「躲開」→「連擊反殺」。這種節奏感就是動作遊戲的醍醐味。
很多角色在達到條件後可以進入「爆氣」或「覺醒」狀態,這時機甲會升級外觀/技能變強,往往是反殺或逆轉關鍵。建議你一旦爆氣可用,就放手用,不要保守。
「星能」是遊戲中的特殊能量,當累積到一定程度,就能發動「星能爆發大招」。這大招通常威力驚人、動畫帥氣。如果你配隊/卡牌/角色都強,這招就是戰場殺手鐧。關鍵是:知道何時出、不要亂用。
1V1:單挑格式,考驗純技巧、角色熟練度、反應速度。
2V2:雙人隊友配合,多了策略與協作:誰先衝、誰補位、怎麼分工很重要。
新手建議先從 1V1 熟悉角色與操作,再進入 2V2 挑戰合作。
整體節奏很重要:從開局偵查、遊走、技能冷卻、還有隊友配合。不要一開始就猛衝導致能量耗盡、被對手反打。觀察對手動作、留意自己的能量/冷卻,抓住爆氣/大招機會。好的節奏會讓你感覺「爽」而且「贏得漂亮」。
遊戲中有「COST 值」系統,意味著你的隊伍並非單純角色拼強度,而是「戰力+COST限制」的平衡機制。官方就提到:“高性能≠致勝,低配機體也能逆襲”,也就是說操作與搭配更重要。
補充說,在隊伍中被擊倒/死亡可能會導致生命或資源懲罰(如隊友復活扣 COST、被動技能弱化)之類設定,因此在隊伍配置與戰鬥策略上要考慮「誰容易被擊倒」「誰比較肉」「誰可先出擊」。
2V2或隊伍模式時,如果隊友被擊倒,復活可能需要扣 COST 或消耗某些資源。這意味著你不能隨便犧牲隊友。選擇隊友角色/機甲時要兼顧「如果他被打下場,會不會拖累整隊」。
建議你組隊時遵守以下思路:
一個「主力輸出」 + 一個「支援/坦克」+剩餘朋友視情況選擇。
確保整隊 COST 總值在合理範圍內,不要全部投入高 COST 角色,因為這可能導致彈性差、被隊伍拖累。
若你常玩 2V2,選擇隊友角色時要先討論好「誰先進」「誰守」「誰救援」。
在 2V2 模式中,你和隊友若都是輸出型,而沒人防守或補位,那對手可能聚火輕易擊潰你們。所以建議一人選近戰+高機動,一人選遠程/輔助型,分工明確。還有,通訊/默契也會讓你勝率更高。
隊伍中除了輸出與支援,也要考量「克制」系統。比如對面什麼機甲強你你就選對應角色/技能或策略去克制。不要只挑最帥或最強數值角色,而是看「這場戰我可能遇到什麼」→「我用什麼角色剋制他」。
雖然版本會變,但新手可考慮這種起手陣容:一個操作相對簡單且強的輸出型角色,一個穩定的中距支援型角色,再搭配一個高機動/控制型角色。這樣你在多種場景中比較不會被拖垮。後續慢慢替換成更專精的 T0 角色。
剛開始玩時,不必追最高端角色。建議:先用你抽到的角色+低 COST 的機甲,盡快通關新手流程、完成每日任務、累積資源。等你資源夠再慢慢優化為「主力+備用」隊伍。這樣比較平穩、也不會太早燒掉自己。
角色進入遊戲後會有等級機制。你透過完成任務、打關卡、對戰取得經驗值或提升材料來升級。初期建議專注於你常用的角色,先把他升至可用水平。
每個角色技能可升級、強化。這通常需要技能碎片、材料或特定貨幣。先把主力角色的核心技能優化,再考慮輔助角色。不要平均強化所有角色,先精選主力。
角色進階通常指角色等級達標後可「突破/進化」到更高階段,解鎖更多技能或屬性加成。建議你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,儘早讓主力角色進階,因為進階帶來的提升往往超過普通升級。
素材可從每日任務、活動、商店、通關副本中獲得。建議你每天務必清 「每日/每週任務」=這些是穩定來源。當活動推出稀有素材時也要抓緊。
遊戲若有「經驗副本」或「素材副本」,建議你用主力角色時段集中刷取。選定一天/幾個時段集中刷,效率比每天少量慢刷更好。省時間又省資源。
角色可能有「潛能」、「天賦」系統:當你角色達到某條件(如等級、進階階段、碎片數)後可激活潛能提升被動效果。建議你檢查角色潛能樹,決定優先激活哪個能力(例如攻擊提升、防禦提升、機動提升),依你遊玩風格來選。
建議優先強化:
你最常用/你最喜歡的角色。
角色能帶來最大戰鬥提升的技能或潛能。
然後才是備用角色或次要角色。
這樣資源不會亂用,並且你的主力戰鬥力能快速提升。
當你玩到中後期/競技階段,你會希望:
全角色進階滿。
最佳碎片與稀有素材備齊。
掌握所有角色連招、機甲配裝。
隨時關注版本更新與角色強弱調整。
那時你就從玩「玩得過去」升級為「玩得出彩」。
遊戲中大致會有:鑽石/金幣/角色碎片/進階素材等多種貨幣。你要清楚每種用途:鑽石通常用於抽卡、購買限定;金幣用於強化/升級;碎片用於角色解鎖或升階。
這些資源可從每日登入、完成任務、活動獲得。有時候抽卡保底或活動返利也會送你大量鑽石。建議你存起來,不要一出新角色就立刻亂抽,先看清抽卡概率與自己資源狀況。
務必每天都上線,做「每日任務」、「每週任務」。這些任務通常給獎勵穩定,對零課/微課玩家尤為重要。長期累積比一次投入大錢還划算。
遊戲中常有成就系統:完成特定條件(如對戰勝利次數、角色進階次數、累計抽卡次數)可領取獎勵。建議你也把這當成中期目標之一。
很多遊戲都有「首抽免費/保底抽」機制。星之翼中你可以利用首抽先拿你喜歡或強勢角色,再決定是否深耕。不要一開始就隨手抽,先看角色、看卡池、看自己想走哪條路。
關鍵點:抽卡機率、保底機制、限定角色出現率。這些通常會公開或被玩家解析。建議你先觀察;如果你抽不到你想要的角色,就不要追抽到淪為「刷垃圾角色+浪費資源」的狀態。理智遊戲。
遊戲會推出限定角色/限定機甲/聯動活動,這類卡池通常出現時間有限、稀有度較高。若你特別喜歡某角色/機甲,可以先儲資源等限定抽池開啟。
零課玩家:每天做任務、慢慢累積資源、選角色專精一位、不要多人同時養。
微課玩家:設定好每月預算、聚焦一兩張角色+限定池、避免「我什麼都抽」導致資源散。
這樣兩種模式都能玩得長期。
如果你想白嫖或肝得兇一些:
保證「每日登入+每日任務」不漏。
加入官方/玩家社群,通常會有免費禮包碼或活動資訊。
留意版本更新前/活動開啟前儲資源。
善用免費十連/活動抽+保底。
這樣你雖然不課金,但也能慢慢積累、慢慢養,玩得還是有深度。
遊戲裡常有「禮包碼/兌換碼」系統,玩家可輸入碼領取鑽石、皮膚、角色碎片等獎勵。你要找「設定」→「帳號/禮包碼」或「活動」欄位。
每當遊戲開放公測/重大版本更新時,官方或合作平台多會發放大量碼。建議你加入官方 Discord/Facebook 社群、關注遊戲公告,第一時間拿碼。
通常流程:遊戲主畫面 → 設定/輸入碼 → 輸入正確字串 → 領取獎勵。若錯誤或過期,可能領不到。建議碼一拿到就輸入。
遊戲可能有「VIP禮包碼」或「促銷碼XZY系列」。這類碼通常給付費玩家或合作活動玩家,但偶爾也放出給一般玩家。留意公告。
注意:很多禮包碼有期限。建議你設置手機提醒或日曆提醒,錯過可惜。
在遊戲還在 Beta 或活動預約階段,官方可能提供「預約禮包」或「早鳥獎勵」。建議你早期參與、填寫資料、領取預約碼,這樣遊戲正式上線時你就已有資源。
版本更新或聯動活動(如機甲聯名、角色跨作合作)通常送大量福利。這類時期你要儲好資源、做好參戰準備。
台港玩家可加入 Facebook 社團、Discord 群組或在 YouTube 搜尋「星之翼攻略」。透過社群你能快速得知角色強度變化、抽卡策略、隊伍搭配建議。
官方 Facebook 頁面常會發公告、發放禮包碼、舉辦活動。雖然 TapTap 為中國大陸用戶較多,但也可作為參考(只要注意資料來源)。
雖然避免使用中國大陸來源,但 YouTube 上也有不少中文/英文 攻略影片。你可以看「星能爆發大招解析」、「角色 - 招式流派演示」等影片增進理解。
好啦,從頭到尾我們詳細聊了一輪《星之翼》從遊戲定位、下載設定、角色機甲系統、戰鬥機制、隊伍配置、養成強化、經濟管理、活動與社群攻略。作為玩家,我真的覺得這款遊戲如果你願意投入操作與策略,是能玩得蠻深也蠻爽的──不是那種點點點就過的機甲養成,而是手感、反應、配合、操作都能讓你有「打出連招、逆轉勝、獲得爽感」的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