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真的,玩《聯盟戰棋》(Teamfight Tactics,簡稱 TFT/聯盟戰棋)最大的樂趣,就是每一局你都要從零開始搭陣容、選英雄、調站位,然後看那隨機給的卡與局勢怎麼洗牌。它不像傳統 MOBA 那樣一直對線打補兵,不是直接靠反射或手速,而是策略+經濟+運氣的混合體。你得會控錢、抓機會、懂羈絆搭配、還要預判對面可能走什麼套路。
這篇攻略是針對剛入坑/玩了一陣但上不了排名/或不知道怎麼從低分刷到高分的玩家。會從最基礎的安裝與界面設定說起,接著英雄與羈絆基礎、站位與轉職/選秀、裝備與經濟管理、進階陣容與排名賽技巧、再到版本更新與活動資訊。目的是讓你少走冤枉路,更快體會「牌桌上翻盤/拿第一」的爽感。
PC 客戶端安裝
聯盟戰棋在 PC 上通常透過 Riot 的行動平台(或 launcher)下載/更新,也可能在某些地區可透過 Steam 等平台。務必確保你的電腦系統/ GPU/ CPU 達到最低需求,以避免遊戲中卡頓、延遲造成操作失誤。
若你用筆電記得開性能模式(關閉省電模式),滑鼠與鍵盤響應要順。
繁體中文語言設定
遊戲支援多語言,包括繁體中文。在設定裡面或下載畫面就能切語言包。設好之後介面/提示/裝英雄/羈絆/道具名稱就會全是你看得懂的版本。別忽略語言設定,有時誤解一個詞可能差很多戰術理解。
主界面佈局
主畫面有英雄選秀/商店/羈絆介面/裝備界面/道具商店/回合階段提示等。熟悉這些位置能讓你在比賽中快速判斷要不要升人口/買裝備/換羈絆/換站位那邊先操作。延遲點錯很容易被對手打 Wipe。
熱鍵設置
對鍵盤和滑鼠玩家,建議把常切換的人物/裝備/站位功能綁熱鍵。這些動作在對戰中常用,熱鍵能幫你省很多時間,也能避免因為點慢或點錯錯過黃金反應時間。
星等升級方法
英雄的「星等」(通常是一星/二星/三星等)是透過拿到重複的那隻英雄來進化。比如你抽到兩隻一星英雄可以合成一隻二星,三隻二星才能合三星。星等越高,英雄的生命/攻擊/技能效果越強。要規劃怎麼抽與保留英雄以確保能合星。
稀有度與強度對比
英雄有不同稀有度(普通稀有、稀有、史詩/傳說等)。稀有度高的不見得一開始就強,但通常技能或加成比較突出/特效好看。要看的是這稀有英雄是否與你現有羈絆/站位/裝備搭得起來。某些低稀有英雄 + 裝備/羈絆強化後反而比高稀有用得實在。
職業與種族羈絆
聯盟戰棋裡英雄會有「種族」與「職業」標籤,例如元素/刺客/守護者/劍士/法師等。這些標籤若集滿特定數量就能觸發額外效果(加傷、加防、加攻速、或特定技能加成等)。理解哪些羈絆版本裡強/哪些弱是學好打法的基礎。看季節更新的羈絆改動很重要。
組合結果與觸發條件
每個羈絆都有數量門檻(例如 3、6、9)才會開效果;有些效果是階梯式(3件、6件等)。你要計劃你要走哪幾個羈絆,哪些英雄是核心把,可以先撐到那個門檻。若你拿不到中期英雄來撐某羈絆,就要預備備用方案。
坦克位與輸出位
坦克/防禦型英雄通常放前排,用來吸引傷害或阻擋敵人的切後排/控制技能;輸出英雄放後排或中間偏後位置以避免被前線碎/刺客切。你要確認陣型中有足夠防禦/控制打時間給輸出發揮。
站位技巧與思路佈局
不同對手會有不同站位套路,比如對面刺客多,你可能要把脆弱英雄站角落+放保護技能或控制在其進攻線上。陣型也要因版本流行套路調整。例如雙刺客/重裝守護者流、或者法師群控流等站位策略要符合你羈絆方向。
初手選擇與轉職優先
開局選英雄與初手選秀很重要:如果起手給你的英雄與羈絆方向好,就先固定方向;如果運氣不太好就先撐經濟/撐穩陣型。轉職牌(如果版本有)或選秀階段通常能讓你改取方向或補強陣容。
選秀階段經濟管理
選秀階段過後買英雄+升人口+裝備花錢,你要思考什麼時候打錢/什麼時候用資源換強力牌。連敗/連勝策略會影響你拿錢/拿獎勵/拿道具,因此經濟管理要靈活。
裝備直轉與合成路線
遊戲裡裝備有「基礎裝備」與「合成裝備」兩種/多段合成。你要知道哪些合成物件能提升你的主要輸出或彌補角色弱點。例如攻速加成、生命吸取、穿透或爆擊這些常見核心裝備,先準備核心部分,再看加成向。
四件套與六件套配置
視版本與陣容,有些羈絆+裝備搭配是四件套觸發/六件套觸發效果。了解你要走哪種套裝效果再決定裝備選擇。不要強求六件,如果四件效果夠強而你資源或抽英雄有限,先撐四件效果再追六件穩定性比較好。
主 C 與副 C 裝備分配
主輸出的英雄應該拿最強輸出裝備;副輸出或群體輸出則看情況調整,也可能把一些裝備分給坦克或控制去強化生存。副 C 在許多局中差距比較小,你的裝備分配可以用來平衡戰力與生存。
裝備重做與優勢利用
若遊戲有裝備重做或拆解系統,把低效裝備拆解取得零件或材料用來強化更重要的裝備。有些裝備在特定對局特別強(例如對面有高生命值坦克、或有強法師灼燒效果時),善用版本優勢選裝備。
經濟曲線與利息計算
經濟在聯盟戰棋中非常核心。有時候刻意連敗可以拿安慰獎/獎勵來維持金錢收入;連勝能拿獎勵或獎勵加成。利息機制(一回合結束剩下多少錢能賺百分比)要計算清楚:若你有存錢策略,可以比把錢早早花掉效果更好。
掛機拿錢與購買策略
有時候不急著買英雄/升級人口,用掛機或保留金幣看下一輪抽取更好牌。買英雄要挑對的時機,比如人口升級後場上空位足夠時再買高星/稀有英雄。
升級時機與人口壓制
升人口可以增加上場英雄/羈絆觸發數量,但人口升太快沒英雄支撐會很虛。需要判斷自己是否有足夠英雄與裝備支撐人口。若能控制等級與經濟穩定,有時候慢升人口比早升但裝備差來得實。
野怪擊殺與經濟收益
遊戲中某些版本/模式有「野怪」或中立怪/野區資源,擊殺可得額外獎勵或資源。這些擊殺/拾取能彌補你抽牌或站位上的不利,需要衡量冒險風險與回報。
核心輸出雙 C 與三 C 陣列
雙 C(兩個主要輸出角色)陣容通常穩定+傷害集中;三 C(加入第三輸出或群體輸出)風險較高但爆發也大。選擇哪一種取決於你抽到的角色與羈絆/裝備情況。
冷門套路與反制思路
有些英雄或羈絆可能冷門但被版本低估。如果你能搭配好這些冷門羈絆(例如少見的護衛/秘術/暈眩 + 控制類型),可能比大家追的熱門陣容逆風起飛。有時候別人都想同一套路,你走冷卻、控制或分散傷害的方向可以避風頭。
頂尖大師比賽陣容示例
高段位玩家常使用的套路會有多個輸出搭配控場 + 防禦 + 羈絆加成,如:某版本裡「戰士 + 暴擊 + 龍族(或獸人/元素類)」混編;或「秘術 + 法師 + 破甲」的雙前線 + 羈絆群體控。觀察排行榜精彩比賽能學很多細節。
立場佈局與調整建議
比賽中期與後期你要看對面陣容做微調,比如看到對面刺客跑很多就把脆輸出角放角落 +加保護;若對面法師爆發高,考慮調防禦或拖時間。站位與羈絆搭配的微調經常是贏的關鍵。
排位賽通常有分段/積分制度,從低段開始一路打上去。勝利會升段/加分,敗北可能扣分或影響積分。匹配機制會考慮玩家實力/勝率等。
排位賽輸掉也有獎勵/段位保護(某些版本有保星/韌性機制等),了解這些規則能讓你在管理勝/敗風險時有方向。
無課上分技巧
若你不課金/少課金,要上分。重點在於靈活適應:用好免費英雄/經濟+裝備分配+站位技巧。不要追稀有英雄若你湊不到羈絆效果;瞄準版本熱門卻你能強熟練的陣容比盲目追新的更穩。
付費優勢與平衡建議
課金玩家可能能取得裝飾/增幅/限定英雄皮膚/早出英雄碎片等,但核心勝負往往還是經濟管理+羈絆搭配+站位技巧。如果要花錢,建議先看該版本哪些附加效果能最大提升你的戰力,再決定是否購買。
新增英雄與羈絆
每賽季 TFT 通常會新增幾位英雄與新羈絆效果/調整舊的羈絆。這些變動會影響哪些陣容強勢。看更新公告能幫你決定是否要跟版本/轉型換套路。
裝備重做與系統調整
某些裝備可能被削弱/被強化;利息系統/裝備掉落機率也可能調整。版本更新日誌要看清楚這些,以免你養了一組在舊版本很強的新版本就被壓得慘。
活動獎勵領取指南
TFT 有官方活動/戰令/季票/限時模式等活動。這些活動常給出英雄碎片、裝備附加道具、皮膚或限定羈絆效果。儘量參與,別讓免費或能輕鬆拿的獎勵白白放掉。
經典對局與專題回顧
很多玩家/主播會做「經典對局分析」「版本變動前後對比」「熱門陣容拆解」這種影片或文章。看這些能讓你了解為什麼某些陣容強、某些站位被推崇,也讓你的思考從只打牌變成看整局的大盤策略。
玩《聯盟戰棋》最讓我上癮的是,即使是敗局,也常常能學到東西:為什麼站位沒做好、羈絆沒湊起來、裝備沒先做核心,或是經濟燒太快。只要你能把上述幾點:英雄與稀有度理解好、羈絆搭配設計好、站位安排得體、裝備與經濟管理穩定、版本更新有追蹤,那你每一局都會比上一局進步。希望你在牌桌上每一次選英雄都帶著信心,每一次站位都讓對手懊惱,也在排名賽一路從青铜/白銀/黃金往上爬,真正體會「策略 + 運氣 + 技術」共舞的爽感。加油!